在荒友们、朋友们、网友们、博友们庆祝永丰知青网成立五周年之际,在桃花潭永丰知青会所和奉贤永丰知青之家开博的时候,我向大家汇报一下最近收集到当年知青用品,便于荒友们了解桃花潭永丰知青会所里的知青陈列室收藏知青用品的情况。
王德浩、忠明、碎墨在书逸轩商店里
今年七月份,碎墨组织的回永丰农场、建边农场的探亲之旅活动收获不小。前几年,碎墨就跟我说:桃花潭知青陈列室内还缺少当年知青们冬天穿的棉大衣、大头鞋、棉胶鞋和戴的棉帽子,夏天、秋天干活时穿的农田鞋。经多处打听,棉胶鞋和农田鞋现在在哈尔滨都很少见。功夫不负有心人啊!我们探亲团一行,在建边农场组织部长高鹏和宣传部长丁艾丽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建边农场一连参观。这时候下雨了,我们大家在两位部长的带领下,来到了老职工李伯成开的汽车修理铺躲雨。我们大家坐在炕上,聊起了一连现在老职工的情况和种植小麦大豆的收成。碎墨三句话不离本行,问起了农田鞋、大头鞋的事,李师傅非常理解知青的想法,拿出了一双大头鞋、两双农田鞋、一把镰刀、一把烧火墙用的炉钩子(双方是谈好价格成交的)当时的碎墨像得到宝贝一样高兴。
碎墨在整理收到的大头鞋
说来也巧,我们在上海启程的前几天,我接到了连队荒友马金根从永丰农场打来的电话。他与夫人李老师因参加外孙女的婚礼六月份就到农场了,所以我们一到农场,他们夫妇俩就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与我们一起参加了在永丰的所有活动。他们夫妇俩知道了我们有收集当年知青用品的任务后,主动送来了两双农田鞋和一顶海富绒的棉帽子。马金根讲:也让他们夫妇俩表示一下对桃花潭知青陈列室的一份心意。
建边农场高部长和丁部长赠送给我们的《建边农场志》书
更让我感动的是:今年五月份特意从美国回国参加纪念下乡45周年活动的俞惠群,在桃花潭永丰知青会所的陈列室中看到:那么多的老照片仿佛在述说当年知青们青春岁月;那么多当年知青们用的物品仿佛在告诉人们十年知青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么多的知青字画表现出与共和国同龄人的一代知青不屈不挠的与共和国同命运的真实故事!她被志愿者们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感动,她感到自己虽然生活在大洋彼岸20多年,没能有机会为连队做些事,但自己也是知青中的一员,也想为知青陈列室出一点微薄的力量。她告诉我:有些下乡时的用品放在母亲那里,回上海后去把它找出来,捐献给桃花潭永丰知青会所。俞惠群说到做到,在她回上海后,找出了当年下乡时统一发的棉大衣、蚊帐,还有两本在引嫩工地因表现出色而得到的日记本。因假期已到必须赶回美国,她委托俩个妹妹把这些用品送到我家。
当年知青们干活穿的农田鞋
目前,在荒友们的大力支持下,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桃花潭永丰知青陈列室已经收集到上山下乡时的知青用品有400余件,包括有字画类、棉制品类、纸质品类和其他物品类;从地域分布来讲,有哈尔滨知青捐赠的、有天津知青捐赠的、有目前居住在深圳、海南的知青捐赠的、有上海知青捐赠的......捐赠的物品种类很多,物件不少。
知青当时冬天戴的棉帽子
这次探亲之旅途中,听到了各地荒友们的许多建议,大家认为桃花潭永丰十三连荒友会所现在华丽转身为永丰知青会所。它的范围扩大了,内容也应该有所增加。我们希望五地四站的朋友、博友、网友都能参与到征集当年知青用品的活动中来,把我们的永丰知青陈列室在现在的规模上再做的精细一些,更上一层楼。
俞惠群当年在引嫩工地得到的劳动模范奖品
评论